“你是?”朱霖挑起眉毛没有回答,反而反问。
朱允炆轻蔑地看了朱霖一眼,扬起下巴居高临下地说道:“我乃皇爷爷嫡长孙,东宫朱允炆!”
“原来这就是那位大名鼎鼎的草包朱允炆啊!”
朱霖心中暗自思忖顿时恍然大悟。
紧接着,他饶有兴致地看着面前以四十五度角斜望着天空的朱允炆,神情颇为怪异,眼中既有好奇又透着不屑,甚至还夹杂着一丝怜悯。
对于这位声名远扬、流传后世的建文皇帝,他还是略有了解的。
用一句话来形容他,那就是: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
此人天性凉薄刻薄寡恩,久居宫中却对天下大势一无所知。
偏偏又没什么真才实学,人云亦云毫无主见。
空有一副仁慈孝爱的虚名,实际上不过是个伪君子,而且还是个毫无能力的伪君子。
别的暂且不提,就看他以皇帝的正统身份坐拥四海之地,手握百万雄兵,最后却败给了仅靠八百人起家、只有北平一地的朱棣,让朱棣成为华夏历史上唯一一个在大一统王朝中造反成功的藩王便可见一斑。
这真可谓是一手好牌打得稀烂,或许有人会说朱元璋杀伐过重把蓝玉等一众功勋武将杀得一干二净导致无人能抵挡朱棣。
对此,朱霖并不认同。
朱元璋真的没给朱允炆留下有能力的文臣武将吗?
简直是无稽之谈!
杨荣、杨溥、杨士奇、夏原吉、解缙,耿炳文、徐允恭、平安、铁铉、瞿能。
这些人哪一个不是有真才实学的能臣良将?
其中很多人后来在朱棣手下都大放异彩。
可朱允炆呢?
他重用的都是些什么人?
是李景隆、黄子澄这样只会纸上谈兵的书呆子。
自己识人不明又能怪得了谁?
况且就算朱元璋没有杀光蓝玉等人,他也坐不稳江山,那些武将根本不会支持他。
除了蓝玉等人大多属于淮西派系,支持朱标原配常氏所生嫡子这个原因之外还有一个至关重要的因素。
那就是朱允炆已经被那些文官给忽悠得晕头转向了!
朱允炆上台之后都做了些什么?
他大幅提高文官待遇,将六部尚书从正二品提升到正一品,还省刑减狱赦免了许多因贪污受贿被判死刑的官员。
他下令让五品以上文官都可举荐贤能,大肆任免官员。
不仅如此,朱允炆上台后还废除了朱元璋对江南地区的重赋,解除了对江南世家大族的限制。
他这是在做什么?
这是在抑武扬文效仿前朝宋朝那一套,以文制武与士大夫共治天下,建立所谓的秀才政权!
那些从刀山血海中拼杀出来的武将,怎么可能还会拥护他。
试想一下,如果真让他得逞,恐怕又要重蹈宋朝的覆辙抽掉华夏民族的脊梁!
到那时面对北方的蒙元以及崛起的帖木儿帝国,恐怕大明二代就会走向终结。
如此无能之辈,对国家和百姓有什么好处?
至于朱允炆被文官们吹嘘出来的仁孝之名更是荒谬至极,只看他削藩的手段就一目了然。
他不分青红皂白,一味地赶尽杀绝。
逼死了一个皇叔全家,流放了四个皇叔全家。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八零返城,靠前婆婆心声高嫁了 合欢宗当卧底好在我阳气无极限 不做外室?我跑路你疯追 公主登基怎么了,复仇没耽误啊 靠山倒台后,我从基层派出所大步进省厅 曾经炽热终成灰烬 最狂邪医 中年艳遇从末路开始 长生:苟到无敌世间 穿梭亮剑,军火换古董成神豪 为母治病入夜场,逆袭成王 重生69:断亲后,我靠空间致富养妻女 竹马护资本家小姐,重生改嫁他急了! 回城知青的乡下小媳妇重生了 穿成傻柱哥,揍弟就变强 离婚八年,偏执前夫跪求复合 带灵泉掏空家产,下乡被宠 我在古代靠种田赢麻了 高考状元穿纨绔,连中三元 你惹他干嘛,他能炼化天地万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