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趣阁

宫趣阁>豫菜春秋 > 第80章 养生菜推广 进养老院受大众欢迎(第1页)

第80章 养生菜推广 进养老院受大众欢迎(第1页)

郑州九月,天空像被谁淘洗过,蓝得能照见人的影子。

熊儿河岸的槐花早谢了,但风从河面掠过,仍带一丝微甜,像给城市加了一层淡淡的麦芽糖釉。

早上七点,一辆贴着“彭祖养生豫菜”标志的白色冷链车,缓缓驶入位于中原西路的“慈乐缘”养老院。

车门打开,先跳下的是李明远,月白厨服被阳光照得透亮,像给一条刚出锅的蒸馍披了层晨纱。

随后是王建业,老人今日特意穿了件新熨的藏蓝对襟褂,领口绣着极细的银线,像给老铜锅镀了一层新锡。

再后面,是抱着便携灶具的陈静雅,她今天不拿相机,改拎一只小药箱——里头装的不是药,而是低钠盐、赤藓糖醇、茯苓粉,像给一条三千年前的“食疗方”配了现代“急救包”。

“慈乐缘”是郑州首批“医养结合”试点,住有186位老人,平均年龄78岁,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占七成。

院长刘素琴,瘦高,说话像连珠炮,见面第一句:“李师傅,我可有言在先——菜要好吃,更要控糖控盐控油,否则老宝贝们一口就撂筷子。”

李明远笑,递上“彭祖养生菜单”——七日循环,每日两餐,早餐一根“山药粟米糕”+一杯“低钠雉羹”;午餐一荤两素,配“茯苓黑芥丝”“枸杞冬笋鸡球”;晚餐减量,仅“清鸡汤竹笙牡丹燕菜”+杂粮饭。

菜单背面印着二维码,扫码可看每道菜的营养成分、中医功效、升糖指数,像给每位老人发了一张“电子病历”。

第一道工序:测基础数据。

护士们推着两台便携检测仪,餐前采血,量血压、血糖、体重;餐后两小时再测一次,对比变化。为了“盲测”,菜单不提前公布,只写“今日a餐”。

86岁的张大爷,糖尿病30年,空腹血糖92oll,平时靠胰岛素,听说“有河南味的新菜”,主动报名。

第一口“低钠雉羹”入口,他眯起眼,像给味蕾点了一盏灯:“有鸡汤味,却不咸,连喝三口不渴!”护士悄悄记录:三口,共45l,钠含量仅96g,低于他日常一口汤的13。

第二道菜:山药粟米糕。

老人牙口不好,传统糕点太干太硬,陈静雅带来“微湿版”——30g根,软糯带微q,用赤藓糖醇代替蔗糖,升糖指数仅46。

张大爷一口下去,没等咀嚼,糕已在口中化开,像给舌头铺了一层粟米香味的雪。他伸出大拇指:“这糕,不甜却香,我缺牙的嘴也能吃!”

餐后两小时血糖:87oll,仅升05,远低于他平时吃稀饭+包子的18升幅。刘院长在记录本写:“a餐,通过。”

午餐高峰,食堂大厅像被谁按了静音键。

老人们不再像往常一样谈论药片、针剂,而是谈论味道:“这鸡球嫩,却不像舒肥那么水”“芥丝脆,却不咸”“燕菜清,像把开封的早晨装进口袋”。

一位奶奶拉着王建业的手:“老师傅,我吃了五十年胡辣汤,第一次知道豫菜也能这么淡、这么鲜、这么——养生!”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嫁反派_布丁琉璃【完结】  老公拿我的救命钱给小三,我重生绑定他们的痛觉  灭世魔帝  妻子出轨后,我曝光身份她悔断肠  冷婚三年要离婚,顾总一心只想贴贴  我体内有条龙  妈妈不是恋爱脑  从闲散王爷开局  签500万大单财务让我徒步回去  公车私有化乱伦全家桶  老公跟女兄弟出海夜钓后,我杀疯了  迷雾塔楼  贞洁烈夫  人在柯南,系统钦点蝙蝠侠  我和弟弟捉迷藏妈妈却将我藏烤箱  盗墓:听雷师情迷蚩尤  开局娶女囚,我成就最强悍卒  盖世神医  帝少心头宠:国民校草是女生  随军圆房后,禁欲大佬宠上天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