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冬的豫西,山风凛冽,却掩不住草木的清香。为给春季菜单寻找灵感,李明远、陈静雅带着摄像师阿豪驱车前往洛阳栾川和三门峡卢氏。
导航显示,郑州到栾川全程约220公里,其中高速占一半,剩下的是蜿蜒山路,海拔从百余米升至千米以上。
车子翻过伏牛山垭口,气温骤降6c,窗外景色由平原麦地变成层峦叠嶂,空气里多了一种带着松脂味的清甜。
第一站是栾川县叫河镇。
当地朋友老赵骑着摩托在前引路,沿着峡谷小道行驶约15公里,抵达一处山坳。这里海拔1100米,昼夜温差达12c,极适合山野菜生长。
老赵指着溪边一丛暗绿色植物说:“拳菜,又叫蕨菜变种,只有高海拔才嫩,3月后长老就不能吃了。”
他戴上手套,从根茎处折断,嫩茎发出清脆“啪”声,断口渗出无色黏液。陈静雅用折光仪测了测,可溶性固形物含量42,远高于平原蕨菜,说明风味物质更浓。
山民把拳菜简单焯水,再用山泉水冰浸,拌入蒜末、野山椒、花椒油和少许盐,便是一道“凉拌拳菜”。
入口先是清脆,随后有淡淡的坚果香和野花椒的麻,舌尖微微发紧,却让人停不下来。
李明远连吃三口,脑子里突然闪过一个念头:如果用这股清香替代传统牡丹燕菜里的“香菜苗”,会不会让整盅汤更“野”?
他掏出小本子,记下第一行数据:拳菜脆度117n(质构仪),麻度08,清香化合物(己烯醇)含量比平原香菜高36。
陈静雅则拍摄下老赵掰菜、焯水、过水的全过程,镜头里水汽升腾,像给山野菜披上薄纱。
午后,摩托继续往高处走,海拔表指向1380米。
山腰有片开阔地,散落着几座土墙瓦屋。屋顶上架起简易晒架,铺满暗绿色的“树花菜”——一种附生在橡树上的地衣。
老赵说,树花菜只有在空气湿度大于80、昼夜温差大于10c时才会肥厚,当地人叫它“山木耳”,凉拌或炖汤均可。
李明远抓一把,重量极轻,干度92,泡发率却达到1∶6,胶质含量是寻常木耳的18倍。
他脑海里又跳出一张构图:把泡发的树花菜切细丝,加入“雕刻牡丹”底层,既增加层次,又带一点橡木清香,让“牡丹燕菜”从视觉到嗅觉都更“山野”。
傍晚,山风更大。
主人把晒半干的树花菜收进屋,顺手从梁上取下一只风干的野鸡胗,掰成小块,与树花菜、山泉水一起放进砂锅,文火炖40分钟。
汤色浅金,漂浮着细小油珠,喝一口,有橡木、菌香和野禽的浓鲜,却一点不腻。
李明远用便携式电子鼻检测:挥发性风味物质达47种,比平原鸡汤高21,其中呈“木香”的β-石竹烯含量突出。他合上记录本,写下第二行字:树花菜+野禽骨=山林汤底,可用于“雉羹”变体。
次日,车子沿g241国道继续西行,进入三门峡卢氏县。
这里平均海拔850米,年均气温12c,玉米是主要作物。当地有一种传统吃法。
“玉米糁炖土鸡”:把晒干的玉米脱皮破碎成2-3毫米的“糁子”,与散养土鸡同炖,汤色乳黄,入口绵甜。
在官道口镇,他们见到62岁的李大娘。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老公拿我的救命钱给小三,我重生绑定他们的痛觉 随军圆房后,禁欲大佬宠上天 公车私有化乱伦全家桶 贞洁烈夫 嫁反派_布丁琉璃【完结】 老公跟女兄弟出海夜钓后,我杀疯了 我体内有条龙 人在柯南,系统钦点蝙蝠侠 灭世魔帝 开局娶女囚,我成就最强悍卒 我和弟弟捉迷藏妈妈却将我藏烤箱 冷婚三年要离婚,顾总一心只想贴贴 从闲散王爷开局 帝少心头宠:国民校草是女生 盗墓:听雷师情迷蚩尤 妻子出轨后,我曝光身份她悔断肠 盖世神医 签500万大单财务让我徒步回去 迷雾塔楼 妈妈不是恋爱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