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言一出,不少官员,尤其是那些对陆临川不满或心存忌惮者,都纷纷附和。
“王御史所言极是,陆学士假死,闹得满城风雨,百官吊唁,陛下亦遣使慰问,此举视君父为何?视同僚为何?”
“纵然事出有因,然欺君罔上,乃十恶不赦之首,功过岂能相抵?”
“臣附议!陆临川此举,实乃对陛下大不敬!若不严惩,恐伤陛下圣德,寒天下忠臣之心!”
攻讦之声渐起,主要集中在“欺君”二字上,试图以此抹杀陆临川查案之功。
程砚舟、柳通等人面露怒色,正要出列辩驳,却见陆临川微微摇头示意。
他本人则面色不变,待那些官员声音稍歇,才缓步出班,躬身一礼:“陛下,臣有本奏。”
姬琰目光落在他身上,淡淡道:“陆卿且奏来。”
“谢陛下。”陆临川首起身,“臣重伤濒死,脉息几绝,太医院众位太医诊断无误。”
“然,臣侥幸未死,苏醒于停灵之后,此乃事实。”
“据太医院院判及诸位太医联合会诊,查阅古籍,方知此乃百年罕见之‘尸厥’重症,因重伤失血,气血壅闭,致脉息全无,状若死亡,实乃假死。”
“待气血自行通畅,方可复苏。”
“此事,太医院己有条陈上奏,涉案刘太医亦己上表请罪,自承学艺不精,误诊之过。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刚才发难的几位御史:“臣‘死而复生’,乃病情使然,天地可鉴。”
“不知诸位同僚,是质疑太医院众位太医的医术与操守,还是质疑上天不愿收留臣这残躯,定要臣回来继续为陛下、为朝廷效命?”
那王御史脸色一阵青白,强自争辩道:“纵然是‘尸厥’,然陆学士苏醒之后,为何不立刻禀明陛下,公示朝野,反而隐匿行踪,前往通州?这难道不是有意欺瞒?”
陆临川看向他:“王御史此言差矣。”
“臣苏醒之时,身体极度虚弱,神智昏沉,府中上下皆以为异,惶恐不安。”
“是太医嘱咐需绝对静养,不可惊动。此其一。”
“其二,臣于病榻昏沉之际,听闻漕运案关键人犯竟被移出诏狱,转押大理寺,而通州方面,更有官员借‘整顿’之名,欲行灭口掩盖之事!”
“事涉军国重器流失、漕运巨额贪墨,幕后黑手猖獗至此,臣岂能因一己之身,而误朝廷缉拿元凶之大计?”
“故不得不隐瞒苏醒之事,暗中部署,前往通州,以求人赃并获,将蠹虫一网打尽!”
他转向御座,深深一揖:“臣隐匿行踪,擅自行动,虽有违常例,然事急从权,皆为社稷安危计!”
“若此举有罪,臣愿领受!”
“但问诸位攻讦臣之同僚,若当时换做是尔等,是选择躺在病榻之上,眼看着罪证被毁、元凶逍遥法外,还是甘冒风险,为陛下、为朝廷铲除奸佞?!”
这一问,掷地有声。
不少中立官员暗暗点头,觉得陆临川所言在情在理。
那些攻讦者则被问得哑口无言,脸色难看。
“好了。”御座之上,姬琰终于开口,“陆卿之事,太医院己有定论,朕亦知晓。”
“其心系国事,不顾伤体,前往通州破获惊天大案,功在社稷!”
“些许权宜之举,不必再议!”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溺光手册 和几位校花同寝,偷偷把她们都破处之后你告诉我,有人是装睡? 界墟源核:从意识凝体到诸天墟极 钢卷砸人!你管这叫召唤师? 近战法师 重生为康熙的青梅竹马躺平(清穿) 你照顾你闺蜜老公,我照顾你闺蜜 血色记忆:江湖往事 废材小可怜逆袭,被全宗跪喊祖师奶 末世我给丧尸点差评 盲妻(高H NP) 分手第五年,闻机长又在我心尖降落 予我一片真心 夏天小说主角 孤岛困不住海风 缘是初秋夏与末 鲁迪逝去后的人妻寝取 重生为康熙的小青梅躺平一生(清穿) 斗罗绝世:穿越过去,千仞雪求带 群狼环伺